川东北首例!经乳晕切口完整切除肺癌,实现“无痕”奇迹!发表时间:2025-07-04 10:49 手术室内,主刀医生郑银彬屏息凝神,通过一个仅开在患者乳晕边缘、长度不足2厘米的微小切口,将胸腔镜器械精准探入胸腔内部。屏幕上清晰呈现着肺部组织的细微结构,郑银彬熟练地分离病变部位,完成肺段切除和淋巴结清扫,整个过程几乎不见明显出血。一个半小时后,手术完成,团队相视微笑——川东北首例经乳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宣告成功。 经乳晕单孔胸腔镜手术代表了当今胸外科微创技术的前沿方向。该技术通过巧妙利用人体自然解剖结构,将手术切口隐藏在乳晕边缘的色素沉着区域,通过单孔操作完成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,在保证肿瘤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下,避免了多切口对胸壁肌肉和神经的损伤,显著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,兼顾疗效与美观。 患者为一位中年男性,因体检发现肺结节来院求医,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早期肺癌。如何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,减轻术后疼痛,又不留下明显的疤痕?郑银彬团队组织多学科讨论后,决定为其创新性实施经乳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。 术前准备周密而细致,团队利用三维CT重建技术精确定位病灶及周围血管支气管走行,为手术规划提供精准导航。考虑到切口位置的特殊性,团队还特别邀请乳腺外科专家参与手术设计,确保精准避开乳腺腺体及重要解剖结构。术中,团队凭借对乳腺及胸壁解剖的丰富经验和熟练的手术技巧精细操作,顺利完成手术。术后,患者恢复良好,第三天顺利出院,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,专程为郑银彬团队送上锦旗致谢。 该手术的成功开展,表明科室微创技术达到新高度。手术成功背后是多学科团队协作的结晶,胸外科与乳腺外科、麻醉手术科等科室专家紧密配合,共同攻克了手术路径设计的技术难点,全力确保手术顺利实施。此外,在开展此项技术前,郑银彬医疗团队已能够熟练开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及精准肺段切除术,具备深厚的微创手术积淀。同时,郑银彬教授还参与编撰了《经乳晕周围隐匿微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术专家共识》,为手术标准化提供学术支撑。
技术优势:小切口带来大变革 经乳晕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技术优势体现在多个维度: 1、切口位置的设计堪称点睛之笔。乳晕边缘天然的色素沉着和皮肤皱褶成为术后疤痕的完美“伪装”,使手术痕迹几乎不可见。这一特点对于年轻患者,尤其是女性患者具有特殊意义,可有效避免传统胸部手术切口可能带来的心理负担。 2、手术创伤的大幅降低是该技术的核心价值。传统胸腔镜手术通常需要2—3个切口,每个切口长约3—5厘米,总创伤面积较大。而单孔技术仅有一个微小通道,且特别选择在神经分布相对稀疏的区域进入,显著减轻了术后疼痛。 3、术后康复速度的加快带来多重获益。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可缩短至3天,这得益于微创操作减少组织损伤、精细麻醉管理控制应激反应以及ERAS(加速康复外科)理念下的围手术期优化措施等多个因素。这不仅改善了患者体验,也节省了医疗费用,实现医患双赢。 未来展望,精准医疗造福更多患者 郑银彬教授介绍,经乳晕单孔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,除肺癌根治术外,该技术还适用于肺结节切除、纵隔肿瘤切除、肺大疱切除及手汗症等多种胸部疾病手术。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,更多患者将有机会选择这种兼顾疗效与美观的治疗方式。 |